Ad

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

★【夏季濕氣重 “濕氣”到底是什麼?】



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“濕氣重”,你是否內心浮起一系列的困惑:“濕氣”究竟為何物從何而起,又如何祛濕?筆者收集了患者臨床中提出的常見問題,為各位一一揭開“濕氣”的神秘面紗。

Q1:何為“濕氣”?有什麼癥狀?

“濕”指代一類具有重濁、粘滯、趨下特性的邪氣。濕可從外而受,亦可從內而生,故從發病的角度“濕”可分為外濕及內濕。外濕由外感濕邪所致,常由淋雨、涉水、居住潮濕之地,以水為事(如漁業,常年依水而居)等因素引起,內濕為水液運化失常所致,“久坐傷氣”、“思慮傷脾”,現代常見於白領、腦力工作者等(久坐、思慮過度、飲食不規律者)。由於現代生活條件、工作方式的變化,內濕者在臨床上更為常見。濕滯經絡者,癥狀可見精神狀態差、疲勞感,肌肉關節酸痛、沈重感;濕滯臟腑者,可見噯氣反酸,腹脹,胃口差,口粘口臭,大便次數增多,質稀粘呈糊狀;濕襲陰位者,可見雙下肢水腫,婦女尚有白帶量多,色白或黃,甚則有臭味。舌診方面可見舌苔厚膩,色白或黃。

Q2:“濕氣”為何如何常見?

整體觀念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的其中一個重要特點,即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。人生存於自然環境之中,自然環境如季節、地理位置、環境對人體有重要的影響。廣東嶺南處於南方,氣候炎熱,雨水豐沛,濕度大,屬濕熱之地,所以廣東地區常見濕性體質,可分為寒濕體質及濕熱體質。

Q3:廣東“涼茶”可否祛濕?

廣東氣候炎熱,老廣常常飲用“涼茶”降火。所謂的“涼茶”,是一個寬泛的概念,是指一大類具有清熱降火作用的藥方。不經選擇的運用單純清熱降火的“涼茶”並不利於人的健康,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應用。如對於痰濕、氣虛、陽虛體質人群,太過苦寒的涼茶易於損傷脾胃,不僅無法祛濕,反而因脾胃進一步損傷而濕邪更盛,出現“涼茶喝得越多,濕邪相關癥狀更嚴重”的現象。

Q4:常見祛濕的方法有哪些?

老廣喜好煲湯,可選擇陳皮、茯苓、薏苡仁、赤小豆、粉葛、土茯苓、白扁豆等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藥食兩用的食材進行烹煮,同時可根據體質不同進行加減變化。對於濕熱體質的人群,可選用綿茵陳、雞骨草、木棉花等。陰虛體質人群也容易“上火”,這類人群多容易表現為口腔潰瘍,牙齦腫痛,大便秘結,可選用養陰和祛濕的食材,如生地和土茯苓,太子參和雲苓等搭配。對於煩躁易怒、眼屎多者,可選用夏枯草煲水當茶飲或者菊花焗茶。夏日暑熱與濕氣相合,可以煲些綠豆糖水、檸檬茶、紅羅蔔汁、竹蔗馬蹄水等都是清熱祛暑利濕的佳品,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。

Q5:傳統療法有祛濕方面有什麼優勢?

傳統療法中,可通過背部膀胱經走罐的方式進行治療,療效顯著,安全簡便無副作用。膀胱經走罐具有疏經通絡祛邪的作用,針對於改善濕滯經絡,阻滯氣機而引起的疲勞感,肌肉關節酸痛、沈重感;同時,各臟腑的背俞穴均位於背部膀胱經,通過刺激膀胱經中的背俞穴,可激發臟腑經氣,調節臟腑功能,改善濕邪滯於臟腑的各類癥狀。

※內容僅供參考,如需要解決具體問題,
建議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士

沒有留言: